近日,河北省曲周县某中学的“礼仪校规”被媒体报道后,引发众多关注。据悉,该校将礼仪教育以校规的形式,实行精确化、定量化的测量考核。比如,每天上课前要向老师鞠躬行礼,弯腰90度,停10秒以上;每周给家中老人洗脚一次,且不得少于3分钟。如此做法,有赞同者认为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有反对者认为这是“形式主义”,各方声音交织,争议不断。

在传统儒家文化中,“礼”是其构建秩序、教化万方的根本,“不知礼,无以立”,也是整套儒家思想体系的价值基座。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说,“立德树人”是其根本任务,而礼仪教育正是“八礼四仪”的精神核心,地位突出。所以,在大力振兴传统文化的当下,河北这所中学积极探索新的路径实施师生相敬、亲子互爱的礼仪教育,且当地反响不错,理应点赞。

但也应看到,该校是以行政推动的方式,将本应自发自愿的礼仪行为与考核的操行等第挂钩。精确的量化要求,限时段、限场合、限形式的“受限管理”将礼仪教育人为地套上“非此即彼”的框框。可以说,由于对“礼”的理解相对机械,学校便可能在评价、判断中出现偏差。是不是一个人时时处处讲究仪容仪貌,待人接物滴水不漏,那就是教育好了呢?中西方无数的格言和教训,都在说着同一件事:如果只看重表面的所谓“礼”,事情常常会走向反面。

学校要不要推行礼仪教育?答案无疑是肯定的。但在价值观上,学校首先自己需摆正。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一些重要的东西往往是不可量化的,甚至是不可以描述的,譬如孟子说的“四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怜悯之心、辞让之心)。如果一定要物态的量化,或是硬性考核,那人们会自然地进入到某种“议价程序”中,比如施一个“鞠躬”,可以得到什么回报;洗一次脚,可以获得几分,如此等等。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教育。当学生从发自内心地尊敬、爱戴师长,变成一种“指标行为”或“规定动作”,那时间久了,可能会背离初衷,成为事实上的动机转移。

可以说,施加礼仪教育本是要塑造学生的德行,使他们将来能从容适应于家庭、社会、国家的既有秩序,并为之完善而贡献己力;但学校的“指标化生存”可能会早早地教会他们功利算计,或麻木僵硬,例行公事;或戴上各种面具,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样的“礼”就真的背离本来的意义了。

从脑科学的角度说,人脑出于天性,为提升效率,会自动忽略重复信息。“鞠90度躬”和“洗脚”等行为一旦固化,且不论好坏,其边际效应必然会随着时间流逝而不断消解,直至叫人反感。所以,礼仪教育正如“礼”的字源初意一样(“示”旁本为“祭坛”,需要人正心诚意),一定要带着发自虔诚、不计功利、不问得失的“心”去践行,“小和尚敲钟,有口无心”地频繁照搬,或是缺少必要的仪式感、庄严性,都会使其大打折扣。

令人欣慰的是,礼仪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已经引起大家的重视。但在实践中,不能仅靠生硬地使用行政强力这一传统思维,而要既看“行动”,更看“心动”。只有把“表”“里”结合起来,让“可量化”和“不可量化”有机融合,选择更为开放、自由、大度的考核和评定方式,才会推动礼仪教育走得更稳健、更久远。(作者系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教师)

《中国教育报》2017年11月14日第2版 版名:中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