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和在线教育,成为资本市场不折不扣的黑马。
近一月来,红黄蓝教育集团与瑞思学科英语先后赴美IPO,猿题库完成了1.2亿美元的E轮融资,作业帮完成1.2亿美元的C轮融资,VIPkid完成了2亿美元的D轮融资。此外,沪江也与自贸区基金、皖新传媒达成战略合作,三方将设立互联网教育产业基金,共享及整合三方体系内教育相关资源。
从融资的公司来看,在线语言教育集中受到了资本青睐。艾瑞咨询数据显示,从年初至今,成人在线外语教育市场进入B轮融资及以上的企业达到14家,完成B轮融资的有6家,完成C轮融资的有3家,完成D轮融资以及IPO的达到5家。
日前,红黄蓝教育机构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透露,选择目前的时机上市,主要原因是美股市场今年的整体表现不错。“美股的各项指数都创了新高,企业上市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教育企业目前暂不能在国内上市,也是中国教育企业多数选择赴海外上市的直接原因。”
分析人士预计,未来半年内提交IPO的企业数量还会更多。不过,在成人语言在线教育市场上,单个平台很难建立核心竞争力。资本在这一领域的投资也开始回归理性,更重视商业模式成熟的企业。这些因素促使市场准入红利持续降低,行业竞争进入新的时期。
中长期风口?
2017年3月,在线教育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该领域的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在线语言教育的用户规模将达2644.2万人,预计未来几年还将持续攀升。同时,2017年中国在线语言教育市场规模预计达375.6亿元,同比增长22.8%。预计到2019年,其市场规模将达523.5亿元。
从行业现状来看,成人在线语言教育分成了工具类、课程类、学习社区类三大形态。现阶段,工具类企业多以广告收费为主,但探索会员付费的商业模式开始出现。课程类中的直播课和录播课,多以B2C商业化运作模式为主,盈利模式主要来自课程收费,广告及增值服务收费为辅。除了行业龙头新东方、好未来等公司,在线教育企业大多数还处于亏损之中,51Talk发布的2017年Q2财报显示,其亏损扩大至1.393亿元。
但是,这并不影响业内的乐观判断。日前,沪江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伏彩瑞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中国的教育市场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现在香港在教育方面的家庭支出,比内地翻了三倍。这意味着,哪怕香港不发展,我们现在的教育市场还会增长三倍,这是一个中长期的风口。”
除了幼教、成人在线语言类教育外,新东方在线、沪江等公司也开始在不同方向上尝试,通过投资布局在线教育全生态产业链。此前,沪江网已经成立了互桂基金,先后投资了国际语言教学平台italki,留学生服务平台myoffer以及司考领域培训机构方圆众合。
据伏彩瑞透露,沪江网未来将围绕教育重点发展两大业务,以沪江网校为主体的B2C业务,以及以CCtalk为主的平台业务。其中,沪江网校将类似教育界的京东,关注用户发展、服务和互联网金融业务;CCtalk则类似教育界的淘宝,重视内容生产和版权。后者已经启动了独立的融资计划。
易观国际分析师杨旭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语言教育是在线教育发展的主力, 难出现垄断性企业和产品。“在线教育的蓝海还在,但由于它的高度分散性,无法产生类似于BAT这样的巨头,加大细分化布局不失为一个方向。”
借力AI技术
不可否认,在线教育解决了线下教育的一些痛点的同时,也显露出了自身的缺陷。
搜索依然是教育产品最重要的流量入口之一。公开信息显示,教育和医药、机械设备、特许经营和电子产品五大行业占到百度广告总收入的50%左右。
在线语言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授课形式固定化、学习内容过于标准化等不足。人工智能+教育的应用,有望推进个性化和定制化的突破。因此,除了医疗外,教育成为了人工智能应用最为广泛的场景。
“教育行业是不会被人工智能百分之百替代的,教育的未来一定是人工智能+人的智能。未来五到十年,我认为教育市场的规模和份额一定会达到几万亿元,到那时候人工智能至少占一半。”伏彩瑞补充说明道,语音图像识别、大数据等前沿科技的发展,将推动在线外语教育行业的结构升级。
据悉,“流利说”转型“懂你英语”之后,迅速融资1亿美元。沪江在一年时间内,也陆续推出了Uni智能学习系统和Hitalk、天天练口语、沪江问答等智能教育产品。根据沪江的数据,在使用Uni智能学习系统后,用户的学习成绩相较之前提升了39%,持续学习的天数增长了40%。
一些核心的技术和资源积累正在形成竞争力。在此背景下,资本也变得理性起来。艾瑞数据显示,在线教育行业2015年与2016年融资次数相差不大,分别为44次和35次。但是,与2015年相比,2016年进入A轮及以后的企业数量明显增多,早期项目拿到融资的几率变低。
杨旭认为,在线语言教育的集中度已经开始显现,有一些中型企业形成了自己的竞争力,比如老牌的新东方和沪江,以及率先赴美上市的公司。“如果要突破现有的格局,我觉得优质的教学内容是基石。在此基础上,企业应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比如根据大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来定制课程,再细分到每个个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