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开学季就要到了,对于即将进入大学校门的准大学生来说,新的独立生活即将开始,在大学里如何消费又成了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前段时间,浙江一位女大学生因嫌妈妈给的1200元生活费不够,就怒“怼”妈妈,再次让大学生消费问题成为舆论的焦点。
每月1200元生活费究竟够不够?此前,麦可斯研究院曾公布一份“大学生消费理财观”调查报告。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每月平均开销为1212元(不含学费、家庭与学校间往返交通费)。调查还指出,对于1212元这个月消费数字,有人认为“除了吃饭买零食,也要买书、买杂志,男生偶尔还要买点游戏装备,女生则要买些化妆品、衣服,再加上社交娱乐、个人爱好等花费,根本不够。 ”另一部分人认为,自己根本用不了这么多钱,“学校食堂本来就很便宜,伙食费也就七八百元,再加上一部分零花,1200元足够了。社交并非必须,有些学生在本该学习的时候花那么多心思社交,显然也不符合他们的身份。 ”
大学生也是消费者,也有消费需求,生活费上升与物价上涨等因素有关系。平心而论,大学生每月1200元的生活费比起以往确实已经不低了,但为何仍有人认为钱不够花呢?其实,这与学生的消费观念、习惯等密切相关。我们注意到,一些学生除了基本生活支出外,还有不少对于他们这个群体来说属于高消费的支出,比如有的女生爱买名牌化妆品、服饰,男生爱玩网络游戏等。这些消费对大学生来讲,其实已经超出了生活费的范畴。毕竟,学生的主业是学习,读书学知识才是他们的头等大事。同时,大多数学生的生活费都来源于父母,自己并没有其他收入,如何有底气大掏腰包“血拼”尽兴呢?
大学不是“炫富场”,从消费伦理角度考察,大学生高消费行为既是非理性的,也有悖于消费伦理规范。在2016年大学生消费趋势报告中,“三成以上学生生活费不够花,39%的学生身边有人使用校园贷,半数以上学生参与理财活动,高校连续多年成为金融诈骗重灾区”,联系曾引起全社会关注的“裸条贷款”等新闻,大学生如何管理钱包的问题不容小视。正确看待财富、学会理性消费、规避财务风险、建立健康积极的财富观,已成大学生们亟待补上的一课。
值得欣喜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整个社会财富观念的变化,尽早培养学生的理性消费和财富观念,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共识。笔者以为,开学在即,“消费课”应成为“开学第一课”。作为学校和家长,都不妨借此培养学生的健康消费理念,助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养成良好的节俭习惯,做到“开源节流”,理性消费。至于学生个人,更应把握好人生航向,保持基本的经济理性或消费理性,自觉抵制浮华奢靡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