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辅导教育行业面临大范围洗牌:

2月初,上海闵行区政府开展辅导教育市场整治工作,对培训机构的门槛准入,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以及其教学内容等进行把控;

2月中旬,西安市教育局、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也对该地区辅导教育机构进行专项整治,取缔无证培训机构397家;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在印发的2017年工作要点中也指出“研究推进民办学校和培训机构转型发展”。放眼未来,不难预测会有更多地区会开始收紧辅导教育行业的市场政策,大力清扫无证或不符合相关标准的辅导机构。

规范标准长期空白,阻碍行业健康发展

据中国教育学会于2016年发布的《中国辅导教育行业及辅导机构教师现状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全国中小学辅导机构的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可见我国辅导教育行业已经颇具规模。

不同于其他行业的是,我国辅导教育行业只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监管体系成熟较晚,行业统一的评价标准长期空白,部分机构强调利益而忽视教学等等,造成了行业内部鱼龙混杂,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效果难以客观评估的局面。《报告》中指出,近三分之一的家长对辅导机构教师整体专业素养持质疑态度。如此现状,辅导教育迫切需要统一的行业标准如课程标准、服务标准、教学评价标准等来保障行业健康稳步发展。

第三方评价体系建立,从业教师首次拥有专业发展通道

2016年10月17日,中国教育学会发布《辅导机构教师(中小学)专业标准(试行)》和《辅导机构教师(中小学)专业水平评价标准(试行)》,并依据两个标准建立了辅导机构初、中、高级教师专业水平评价体系,开展辅导机构教师专业水平等级认证。这意味着我国辅导教育行业首次建立起第三方教师专业水平评价体系,对促进从业教师专业水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教育学会将于试点期间开展首批辅导机构高级教师认证,值得注意的是,仅在此期间,报考教师可“跨级”直接进行高级专业水平认证且免费,试点结束后,则必须按照初、中、高的顺序逐级报考。这为行业内优秀的教师群体直接进行高级认证提供了良好契机。

据悉,中国教育学会将从职业观与教育理念、学科专业水平与贡献、教师培养与贡献、教育创新能力与表现等四个方面对教师的专业水平进行评价,通过高级认证考试的教师将获得学会颁发的高级证书以及教育教学成果鉴定等级证书。这与部分机构只注重“满班率”“续报率”“退费率”的评价方式有本质不同,只有从专业的角度出发,通过科学的测量手段,多维度、深层次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及教学能力进行评价,才能够真正选拔出辅导机构教师中有丰富教学经验并能将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的、对机构和行业有突出贡献的领军型人物,而非仅仅是能够创造巨大利润的“销售冠军”。

第三方专业机构,助力行业健康发展

在行业层面来看,目前辅导教育行业的集中度很低,没有任何一家机构拥有超过1%的市场份额占比,因此,要解决辅导机构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专业水平评价等问题,仅靠单家机构的力量远远不够,需要第三方专业机构以中立、客观的立场联合行业各机构从实际出发,共同发力,规范行业健康发展,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明确方向。

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教政法[2015]5号)等文件表示,国家倡导独立于政府和学校的社会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教育评价。同时《关于推进政府职能转移的实施意见》也表明“政府职能今后将通过一定法律程序,采取授权、委托、采购等方式转移给社会承接主体。”中国教育学会是新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全国性教育学术团体,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与教育教学改革引领能力,作为专业的第三方学术机构,在为辅导机构教师提供学术服务,助力专业提升上有巨大优势。

不过,行业规范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辅导教育行业未来发展究竟如何,我们仍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