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传统图数据在数以万亿级的大数据加持下,俨然成为纷繁复杂的关系网络。人与人、人与商品以及商品与商品之间形成的大规模图,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人们迫切希望从图数据中获得更多的关系信息。

励图团队结合自身技术优势和研究基础,选择“鲲鹏BoostKit加速库应用创新与实践”命题,其“基于鲲鹏生态的高性能图计算系统”方案,在第八届“互联网+”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产业赛道中脱颖而出,荣获银奖。鲲鹏BoostKit加速库是基于ARM指令深度优化和基于鲲鹏KAE(鲲鹏硬件加速引擎)开发的加速库,覆盖系统库、加解密、媒体、数学库等7大类。团队基于鲲鹏加速库,适配并优化十余年来积累的先进图计算算法,开发用于大规模图数据计算的自研软件——励图。该软件为政府、银行等部门提供图数据计算分析服务,繁荣鲲鹏生态,让鲲鹏与重点行业应用不断融合。

励图团队来自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由认知计算与智能决策实验室和算法与逻辑实验室支撑研究。同时,团队充分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与学科优势,面对高性能图计算技术被国外垄断的困境,攻坚图计算中的各种复杂问题。经过多年的研究,励图团队在枚举极大团等多个复杂图问题中取得突破,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同时发表学术论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多项。与国内外主流图计算产品相比,励图系统在复杂图计算算法、多核并行调度框架和鲲鹏加速适配等多方面取得突破,完美回应了华为通过鲲鹏BoostKit加速库,开发或适配业界主流开源软件,以达到性能提升幅度10%以上的命题要求。团队自研的先进图算法涵盖5大类、19小类问题,能够充分挖掘单机多核性能,充分利用硬件资源。同时,励图系统依托鲲鹏BoostKit加速库优化核心算法,实现系统软硬件全栈自主创新,满足重点领域的需要。

图片1.png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外籍教授,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Bakhadyr指导励图团队

在学校“新工科”教育的引领下,励图团队并不仅仅满足于理论研究,他们打破传统“工科男”的刻板印象,不断探索商业化与产业化实践。鲲鹏计算产业从开放走向落地,生态初显。华为秉承“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使能伙伴、发展人才”的计算产业战略来打造鲲鹏生态。2019年华为发布鲲鹏920后,陆续开放基于鲲鹏920的主板、openEuler开源操作系统和openGauss开源数据库。趁着鲲鹏计算产业生态迅猛发展的良好时机,励图团队决定拥抱鲲鹏生态,充分发挥团队自研算法优势,打造一款软硬件全栈自主创新的图计算系统。

图片2.png

华为-电子科技大学校企合作创新实践课程

基于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项目,华为已经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设立了涵盖人工智能、操作系统、网络等多个领域的30多门课程,累计为数千名同学进行了技术、应用和产业方面的培训和讲解。

此外,励图团队取得如此优秀的成果,离不开学校“新工科”建设的支持。团队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学校的“计算机+金融”联合学位实验班以及“互联网+” 双学位复合人才培养计划,面向新工科建设行动,聚焦创新引领人才的核 心素养,以“唤起好奇,激发潜能”为核心,构建3维6核多层次全体系“NewE³”新工科建设方案,搭建从新生项目课程开始的、逐级挑战的新工科项目课程体系、跨界融合的人才培养生态、优势集聚的人才培养环境3维度人才培养大平台,重点突破6项核心改革,形成贯通融合,迭代升级的新工科教育创新体系。近年来,团队培养的学生在科研竞赛中争放异彩,获得华为软件精英挑战赛冠军、IEEE极限编程竞赛世界第二名等多项优秀成绩。

在团队构成上,励图团队的优势也十分显著。团队由多位院士和国家级领军人才具体指导,带领团队攻坚图计算算法相关研究。学生团队覆盖理工商管多学科、本硕博多梯度人才,不仅有来自计算机学院的同学负责算法和系统设计,也有经管、公管学院的同学负责团队管理与项目的商业运营。此外,多名同学来自学校的“互联网+”复合型精英人才双学位培养实验班等,各领域、各专业的跨界人才,充分发挥了团队的多学科优势。

图片3.png

励图团队全体成员

励图团队秉持电子科技大学“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校训,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将团队和学校的先进科研成果向产业界转化,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