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相关政策文件逐步出台,K12培训相关教育机构、培训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将受到影响,集中于K12的大量投资将转向互联网教育其他赛道,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空间进一步重组。”3月30日,在“育见未来”首届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发展峰会上,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如此判断。
2021年教育行业迎来“强监管”,互联网教育企业发展如何找准行业定位、回归教育本质,是亟须破解的难题。会上,多位教育领域专家、企业代表,围绕这一问题展开探讨。本次峰会由中关村科学城互联网教育产业发展联盟主办,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承办。
资本介入过火影响教育生态
在线教育市场火热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亟待治理的行业乱象。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在线教育成为热议话题,尽快对在线教育立法、规范并支持在线教育有序发展、进一步缓解教育焦虑等建议引起国民广泛关注。
对此,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认为,在互联网教育发展探索过程中,资本介入过火,对于教育生态来说是非正常现象。“企业必须回归教育本质,先努力把教育的内容、产品、体系、教学做好,再去思考教育与互联网的融合,这样才是互联网+教育发展正确的路径,完全靠资本推动教育创新发展的道路行不通。”
在这一背景下,北京市海淀区委副书记张强认为,互联网教育行业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系统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加强对教育理念、产品内容、师资水平、服务质量、推广宣传等方面的自省、自查、自纠,切实维护互联网教育用户、生产管理者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推动互联网教育更好更快实现产业升级。
对于互联网教育企业的行业定位,俞敏洪表示,教育企业的教育服务目标与政策导向高度一致,企业应致力于不断创造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让学生用更少的时间习得更多的知识,拥有更好的思考能力,而不是给家庭、社会制造教育恐慌或焦虑。
“希望教育企业保持循序渐进的心态,适当让发展节奏‘慢下来’,让教育科技为社会和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俞敏洪称。
“k12培训生存空间将被压缩”
“有人说互联网教育已经进入下半场,还有人说进入了终局,但是我的判断,互联网教育上半场才刚刚开局。”3月30日会上,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表示,我国互联网教育发展处于早期政策、市场双重调整阶段,未来将在四个方面重塑格局。
他指出,首先是制度环境。政府政策基调已从“大力发展”转向“有序发展”,而且明确其根本属性为教育,政策逻辑出发点首先是惠民生、促公平,与基础教育高度关联的校外培训将重新定位于以公益为主,行业发展不能用市场规律取代教育规律,机构经营不能以互联网思维覆盖教育思维。
在互联网教育发展空间方面,刘林认为,随着相关政策文件逐步出台,K12培训相关教育机构、培训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将受到重大影响,生存成长空间会被压缩,集中于K12的大量投资将不得不转向互联网教育其他赛道,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空间进一步重组。
刘林还指出,目前,互联网教育行业在共性技术攻坚、产品标准建设、生产规范建立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成长进步空间。此外,目前整个行业的参与者是以“民间队”为主,随着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进程全面铺开,将来一定会有“国家队”逐步加入互联网教育的服务大军。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张力表示,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总体部署和全国人大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未来五年及更长时期,我国将继续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已进入教育与学习领域的“战国时代”,需要在基本公共服务、非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公共服务之间准确定位,共同营造法治化、规范化的健康业态环境。
新京报记者 冯琪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