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绪红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大学校长。
●1956年9月出生,湖南南县人。结构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结构工程师学会资深会员、英国皇家特许结构工程师。
●曾任湖南大学副校长、长安大学校长、兰州大学校长。
今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两会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将公布第一批建设学校和学科名单。然而,社会对“双一流”建设的争议不断,有观点认为“双一流”会进一步扩大高校差距。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大学校长周绪红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表示,高校差距不是由“双一流”造成,创建“双一流”是个机遇,但不能一蹴而就,对高校来说最重要的是加强学科内涵建设。
“双一流”建设不能一蹴而就
南都:你怎么理解创建“双一流”?
周绪红:我觉得把推进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加大投入和支持,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待,对大学来说十分重要。我把它看作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大机遇,但“双一流”建设不能一蹴而就,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将会是个十分艰巨的过程,需要我们科学谋划,稳步推进。
南都: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在哪里?
周绪红:我们国家的“双一流”,首先还是要强调中国特色的道路自信,也就是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第二,要遵循教育规律,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努力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者和引领者。在这方面,我们确实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我们高校一流教授不够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不够高,颠覆性的科研成果极少,成果转化的能力有待提升。
社会上流行的几个大学排行榜,好像排在前面的几乎都是国外综合性大学。但国内大学有一个特点,解放初期进行院系调整,一些优秀的综合性大学都变成专科性学校,综合性很强的大学不多。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办学理念,慢慢又朝综合性大学发展,但这还有一个过程。我国有些好的高校,在国际上是有相当的地位的。
南都:创建“双一流”,最主要的是什么?
周绪红:第一是师资队伍建设,要有更多的顶尖科学家和一流教授,他们是一流大学的灵魂,这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第二就是要培养一流人才。首先是要讲思想品德,再讲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创新精神、批判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等,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以及培养出引领未来的领袖人物,这个最重要的。
再就是要产生一流科研成果。我们这么多年在国际上被认可的顶尖成果不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的研究领域也属传统学科,前沿学科领域重大突破不多。一流大学要能产生引领产业发展的新技术、引领世界新技术的颠覆性成果。
南都:你说过,中国大学在学科内涵方面,和世界一流大学存在一定差距。
周绪红:目前最主要是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水平、科研成果转化。如果把这些都搞上去了,你就是一流。关于学科的内涵建设,我认为主要是要明确大学若干学科的研究方向,这个方向一定是要有特色,人无我有或者人有我优,或者对推动国家需求产生重要作用,围绕这个方向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或研究基地,围绕这个方向组建队伍,引进或培养一流的学科带头人,当然还需要有团结、进取、包容的氛围。
高校排行榜不是坏事但不要迷信
南都:“双一流”没有一个客观标准,只是一个大的战略目标?
周绪红:我们很难定义一流大学的标准,但是会感觉得到它是不是一流。比如现在国家要求产业转型升级,壮大新兴产业,如果学校有一批原始创新、驱动进步的研究成果,能拉动一个产业的发展,那它在这个方面就是一流的。当然还有大学文化、国际影响力。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软实力的重要支撑。如果经常出现在国际排行榜上,那也说明这所大学的外部形象和办学声誉达到一定水平了。
南都:目前比较靠谱的排行榜是哪几个?
周绪红:美国的USNews、英国的Times、上海交通大学的ARWU以及QS世界大学排名,这四个排行榜比较有名气。
南都:国外的大学在乎这些排行榜吗?
周绪红:很在乎。如果去拜访美国的大学,大学校长会拿出一个排行榜介绍自己学校的排名。
南都:你怎么看这些排行榜?
周绪红:作为校长,虽然不提倡以大学排行榜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唯一依据,但一些指标和数据确实会为我们了解学校和学科现状提供客观信息,能够帮助我们看到自身发展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南都:这些排行榜不一定是坏事。
周绪红:对,不是坏事,但一定不要迷信它。我觉得这是一种对高等教育研究的方式。
南都:重庆大学能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吗?
周绪红:基础还是有的。因为有些学科国际影响越来越大,实力也有,具备成为一流学科的条件。
南都:“双一流”会不会造成新一轮的高校差距?
周绪红:不论搞不搞“双一流”,高校间差距总是客观存在的。与本来的实力有关。“双一流”不会造成差距,只会激励高校。
校长应把更多精力投入管理
南都:你觉得院士做校长合适吗?
周绪红:适不适合做校长,是要以校长的标准来衡量,是否院士不是必要条件。校长就应做校长的事,就是要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管理中,我就是早出晚归晚睡的。如果校长同时也是院士,一定是好事,绝不是坏事。不要以为校长是院士,他就只管业务了,实际上院士校长会把更多精力投入管理,至少我是这样。
南都:这样的人多吗?
周绪红:我认为不多。
南都:比如你作为院士,到这个位置后,可能会有一些影响。
周绪红:对,有影响。作为校长应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管理工作中,个人应做出更多牺牲。要避免这种影响,就要经常提醒自己,校长的主要职责就是校长。
南都:有没有内心比较痛苦的时候?
周绪红:行政管理和学术研究,我都想搞好。这与性格也有关系,我不把这些看成“痛苦”,事实证明,我都干得不错。但我有痛苦的时候,我全身心投入管理,但还是被人误解你不可能全身心投入。
南都:做校长以后,你做科研的时间多吗?
周绪红:星期六、星期天有一些时间,再就是晚上下班以后,到实验室去,和学生交流一下,晚上两点以前我基本都在工作,还有放长假的时候。我觉得时间足够。
南都:1月中组部、教育部等刚出台相关暂行办法,规定高校领导人员应当确保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学校管理工作。你怎么看?
周绪红:应该是这样。校长应该对学校负责,管理好学校,是一名大学校长的本位。
南都:为什么要做这个规定?
周绪红:这有一个过程,曾经一段时期提倡“双肩挑”,选拔领导看重业务水平比较高的。现在组织部门对高校领导人员选任作出这样的安排,肯定有综合考虑的。我尽量以身作则,把主要精力投入管理,也对副手提出严格要求,他们都做得比较好。
南都:以上办法还规定,对任期结束后未达到退休年龄界限回到教学科研岗位的校长,学校应当给予一定学术恢复期和必要条件支持。你觉得符合实际吗?
周绪红:这一项规定落实的成效,要看具体执行情况。我的体会是,学术研究主要还得靠自己。我虽然把更多精力放在学校管理上,但学术研究也在努力保持。
南都:你觉得大学去行政化有可持续性吗?
周绪红:去行政化现在还比较难。这与我国传统的管理体制有关,因为中国的大学办学方式离不开政府管理及社会参与。先不讲去行政化,就讲取消行政级别这个问题,我觉得现阶段不太可能。
南都:你在重庆大学每学期的开学或毕业典礼讲话,大家似乎都很关注?
周绪红:其实我每学期还有一个干部大会讲话,我很用心,只是社会没有关注到。每学期要干点什么,推进一些什么新思想、新理念、新行动,我都要认真思考,我总是在思考怎么样“树西南风声,创一流大学”,把重庆大学建设好。每次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也要想一个主题给学生演讲,又怕自己普通话不好,学生听不懂,就做个漂亮的PPT,予以辅助。其实每次开学典礼或毕业典礼讲话,我都是把自己的为人处世做学问的经历讲给学生听,我尽量避免讲那些空洞的理论,不说那些大话、套话。
采写:南都记者 程思炜 葛倩 唐孜孜 实习生 王婷
摄影:南都记者 陈伟斌 发自北京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大学校长。
●1956年9月出生,湖南南县人。结构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结构工程师学会资深会员、英国皇家特许结构工程师。
●曾任湖南大学副校长、长安大学校长、兰州大学校长。
今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两会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将公布第一批建设学校和学科名单。然而,社会对“双一流”建设的争议不断,有观点认为“双一流”会进一步扩大高校差距。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大学校长周绪红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表示,高校差距不是由“双一流”造成,创建“双一流”是个机遇,但不能一蹴而就,对高校来说最重要的是加强学科内涵建设。
“双一流”建设不能一蹴而就
南都:你怎么理解创建“双一流”?
周绪红:我觉得把推进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加大投入和支持,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待,对大学来说十分重要。我把它看作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大机遇,但“双一流”建设不能一蹴而就,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将会是个十分艰巨的过程,需要我们科学谋划,稳步推进。
南都: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在哪里?
周绪红:我们国家的“双一流”,首先还是要强调中国特色的道路自信,也就是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第二,要遵循教育规律,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努力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者和引领者。在这方面,我们确实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我们高校一流教授不够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不够高,颠覆性的科研成果极少,成果转化的能力有待提升。
社会上流行的几个大学排行榜,好像排在前面的几乎都是国外综合性大学。但国内大学有一个特点,解放初期进行院系调整,一些优秀的综合性大学都变成专科性学校,综合性很强的大学不多。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办学理念,慢慢又朝综合性大学发展,但这还有一个过程。我国有些好的高校,在国际上是有相当的地位的。
南都:创建“双一流”,最主要的是什么?
周绪红:第一是师资队伍建设,要有更多的顶尖科学家和一流教授,他们是一流大学的灵魂,这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第二就是要培养一流人才。首先是要讲思想品德,再讲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创新精神、批判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等,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以及培养出引领未来的领袖人物,这个最重要的。
再就是要产生一流科研成果。我们这么多年在国际上被认可的顶尖成果不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的研究领域也属传统学科,前沿学科领域重大突破不多。一流大学要能产生引领产业发展的新技术、引领世界新技术的颠覆性成果。
南都:你说过,中国大学在学科内涵方面,和世界一流大学存在一定差距。
周绪红:目前最主要是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水平、科研成果转化。如果把这些都搞上去了,你就是一流。关于学科的内涵建设,我认为主要是要明确大学若干学科的研究方向,这个方向一定是要有特色,人无我有或者人有我优,或者对推动国家需求产生重要作用,围绕这个方向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或研究基地,围绕这个方向组建队伍,引进或培养一流的学科带头人,当然还需要有团结、进取、包容的氛围。
高校排行榜不是坏事但不要迷信
南都:“双一流”没有一个客观标准,只是一个大的战略目标?
周绪红:我们很难定义一流大学的标准,但是会感觉得到它是不是一流。比如现在国家要求产业转型升级,壮大新兴产业,如果学校有一批原始创新、驱动进步的研究成果,能拉动一个产业的发展,那它在这个方面就是一流的。当然还有大学文化、国际影响力。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软实力的重要支撑。如果经常出现在国际排行榜上,那也说明这所大学的外部形象和办学声誉达到一定水平了。
南都:目前比较靠谱的排行榜是哪几个?
周绪红:美国的USNews、英国的Times、上海交通大学的ARWU以及QS世界大学排名,这四个排行榜比较有名气。
南都:国外的大学在乎这些排行榜吗?
周绪红:很在乎。如果去拜访美国的大学,大学校长会拿出一个排行榜介绍自己学校的排名。
南都:你怎么看这些排行榜?
周绪红:作为校长,虽然不提倡以大学排行榜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唯一依据,但一些指标和数据确实会为我们了解学校和学科现状提供客观信息,能够帮助我们看到自身发展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南都:这些排行榜不一定是坏事。
周绪红:对,不是坏事,但一定不要迷信它。我觉得这是一种对高等教育研究的方式。
南都:重庆大学能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吗?
周绪红:基础还是有的。因为有些学科国际影响越来越大,实力也有,具备成为一流学科的条件。
南都:“双一流”会不会造成新一轮的高校差距?
周绪红:不论搞不搞“双一流”,高校间差距总是客观存在的。与本来的实力有关。“双一流”不会造成差距,只会激励高校。
校长应把更多精力投入管理
南都:你觉得院士做校长合适吗?
周绪红:适不适合做校长,是要以校长的标准来衡量,是否院士不是必要条件。校长就应做校长的事,就是要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管理中,我就是早出晚归晚睡的。如果校长同时也是院士,一定是好事,绝不是坏事。不要以为校长是院士,他就只管业务了,实际上院士校长会把更多精力投入管理,至少我是这样。
南都:这样的人多吗?
周绪红:我认为不多。
南都:比如你作为院士,到这个位置后,可能会有一些影响。
周绪红:对,有影响。作为校长应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管理工作中,个人应做出更多牺牲。要避免这种影响,就要经常提醒自己,校长的主要职责就是校长。
南都:有没有内心比较痛苦的时候?
周绪红:行政管理和学术研究,我都想搞好。这与性格也有关系,我不把这些看成“痛苦”,事实证明,我都干得不错。但我有痛苦的时候,我全身心投入管理,但还是被人误解你不可能全身心投入。
南都:做校长以后,你做科研的时间多吗?
周绪红:星期六、星期天有一些时间,再就是晚上下班以后,到实验室去,和学生交流一下,晚上两点以前我基本都在工作,还有放长假的时候。我觉得时间足够。
南都:1月中组部、教育部等刚出台相关暂行办法,规定高校领导人员应当确保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学校管理工作。你怎么看?
周绪红:应该是这样。校长应该对学校负责,管理好学校,是一名大学校长的本位。
南都:为什么要做这个规定?
周绪红:这有一个过程,曾经一段时期提倡“双肩挑”,选拔领导看重业务水平比较高的。现在组织部门对高校领导人员选任作出这样的安排,肯定有综合考虑的。我尽量以身作则,把主要精力投入管理,也对副手提出严格要求,他们都做得比较好。
南都:以上办法还规定,对任期结束后未达到退休年龄界限回到教学科研岗位的校长,学校应当给予一定学术恢复期和必要条件支持。你觉得符合实际吗?
周绪红:这一项规定落实的成效,要看具体执行情况。我的体会是,学术研究主要还得靠自己。我虽然把更多精力放在学校管理上,但学术研究也在努力保持。
南都:你觉得大学去行政化有可持续性吗?
周绪红:去行政化现在还比较难。这与我国传统的管理体制有关,因为中国的大学办学方式离不开政府管理及社会参与。先不讲去行政化,就讲取消行政级别这个问题,我觉得现阶段不太可能。
南都:你在重庆大学每学期的开学或毕业典礼讲话,大家似乎都很关注?
周绪红:其实我每学期还有一个干部大会讲话,我很用心,只是社会没有关注到。每学期要干点什么,推进一些什么新思想、新理念、新行动,我都要认真思考,我总是在思考怎么样“树西南风声,创一流大学”,把重庆大学建设好。每次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也要想一个主题给学生演讲,又怕自己普通话不好,学生听不懂,就做个漂亮的PPT,予以辅助。其实每次开学典礼或毕业典礼讲话,我都是把自己的为人处世做学问的经历讲给学生听,我尽量避免讲那些空洞的理论,不说那些大话、套话。
采写:南都记者 程思炜 葛倩 唐孜孜 实习生 王婷
摄影:南都记者 陈伟斌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