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份,近6万字的建议,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校长李一飞五年来的履职记录。
五年来,推进素质教育是李一飞最关注的领域,每年的两会他都在提这个问题,李一飞说:“推进素质教育是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根本核心点。”
作为人大代表的这五年,令李一飞感触最深的是,“民主进程正在推进,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是被非常重视的,我的所有议案都有得到回复。”
李一飞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很快,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到现在的四十多年来,教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的成就为我国现代化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教育大力发展带来的进步是不可抹杀的,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对高考和应试教育的不断强化,这些严重制约了教育创新和教育发展。
改变一个课堂可能就会振兴一个民族
教育改革刚刚提出的时候,李一飞还很疑惑是否可行,但是经过了六年的教育改革实践,他已经非常确信的认为,教育一定要改革,改革一个课堂就有可能会振兴一个民族。
全国人大代表李一飞。
在李一飞担任集宁一中校长的17年间,深入教学实践,和集宁一中的老师建立了“疑探导练”的教学模式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中,“疑”是质疑,“探”是探索,“导”是引导,“练”是练习,疑探是对学生角色的定位,学生就是要不断的质疑和不断的探索与追问,这个过程就是学生的思维能提提高的过程。
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李一飞经常对教师们说:“开发悟性的教育才是好教育,传统课堂模式是解决不了悟性教育的,一味地老师讲学生听,就如老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但是学生如果只学会了考试的答案,单纯的知识传授既开发不了学生的悟性,更无法提高学生的智慧,因此课堂教育需要改革”。
李一飞认为,教师不应该是演员而是导演,对学生的“导”体现在诱导兴趣,引导思维,指导自学,辅导答疑。老师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应该是帮助学生去自己学习,把课堂的舞台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表演,学生一旦可以自我发挥积极性就高了,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李一飞说,《钱学森之问》曾经提到过,中国为什么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在现代科技领域,我国的创新能力在世界范围内是相对滞后的,最大的症结还是教育,创新需要自由的思考,恰恰我们传统课堂还是满堂灌的模式,学生一味的听从老师,让学生失去了自己思考的能力,那么这样的课堂缺少是质疑更缺少探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