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科幻作品的热销、热映,吸引了一批教师将科幻元素融入课堂教学,科幻题材的文章也不断出现在中高考试卷中,科幻教育为什么这么“热”?科幻如何走进学校、如何做好“给孩子的科幻”?科幻教育又存在哪些误区……

11月20日下午, 在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上,作为平行论坛之一的 “‘科幻+’面向未来做教育——科幻教育共同体”学术研讨会一经推出,便吸引了众多参会代表的关注。

一个世纪以来,科幻作品和发明一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许多科幻作品中出现的技术已经悄然出现在现实生活中。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让许多领域发生了急剧变化,也给教育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教育是为了明天,而明天的到来是如此之快,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教育,应该做些什么让教育更好地面向未来?抓手是什么?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教授兼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吴岩认为,或许在人们还没有足够资源实施未来教育的时候,引入科幻作品是当前应急且迫切的选择。

北京景山学校教师周群认为,科幻是跨学科的,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包含着丰富的想象力,对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思维乃至批判性思维都大有裨益。

《科普时报》总编辑、科幻作家尹传红是在科普、科幻作品的熏陶和影响下走进科学世界的,在他的创作以及阅读、采访经历中发现,众多院士、科学家,都曾受了经典科学、科幻作品的影响,后来走上了科学研究的道路,对科学产生兴趣。他认为,科普教育走进校园不是简单地进行讲座和普及知识,还要传递科学精神,保护和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因此,科普科幻教育应该有一定的高度和担当。

随着中国科幻产业的高速发展,更多的教师与教育工作者、社会机构投入到科幻教育领域。打破行业壁垒,组建科幻教育共同体,共建科幻教育生态体系成为本次研讨会的共识。研讨会以“智慧共生、资源共享”为理念,以对话沙龙的方式邀请了科幻作家、媒体、教师、科技馆负责人等跨界人士共议科幻教育。

吴岩认为,近年来在一线教师的推动下,无论是以阅读+写作为抓手的语文模式、以STEAM为抓手的科学教育模式还是以PBL为抓手的问题解决模式、美育模式等,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如果将当下发展称为1.0科幻教育,那么吴岩希望能够将它上升到2.0的科幻教育。他认为,目前仍缺少一种针对科幻文学类型的独特特征且具有创造力的教学,比如语文教育、科学教育如果换成其他载体以后没有太大的变化,那就没有真正用到科幻的内涵,科幻的内涵最关键的地方是什么?应该是减少直接针对文类的模式。对于教学而言,吴岩认为教师要研究、琢磨怎么从科幻作品里面实现想象力教学。

作为对话沙龙主持人,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教师、全国青少年科普与科幻教育推广人曹勇军对多方力量推进科幻教育发展充满信心,但同时也指出了目前科幻教育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扩大科幻阅读的读者群,尤其是要培养教师科幻爱好者。如何让更多优秀教师重视与理解科幻教育,这是当务之急;设计适合班级学情、校情的课程,并从自己做起一步步落实;希望社会更多行业能够参与科幻教育的研究与开发,让科幻教育在我们的课堂上落地生根开花,让更多的孩子从中受益。

“未来派”教育创始人邱钧财分享了多样的校外课程形式,如研学教育、营地教育等,倡导在新的教育形式中注入科幻教育。作为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的组织者,陈亚运认为可以从科幻写作竞赛的角度,调动学生了解和阅读的积极性,让感兴趣者参与写作,让参与者有一个提升的平台。

科幻写作作为科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内外·科学Fans》主编罗琳发现,儿童拥有与生俱来的想象力,但是这种想象力尚不成熟,后期写作容易造成疲软,难以成就作品。对此,吴岩认为,写出作品不是最终的目标,科幻教育要提出更宽泛的培养目标,写作、出版作品不是培养目标,训练科幻思维并将思维运用到各个领域才是最重要并影响终身的。

在研讨会现场,一名中学数学老师提出,科幻教育是否与语文学科存在更多的联系?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浙江省温州市第十二中学教师张聪鹂结合她的美术科幻教育实践,以科幻为起点进行游戏化教学,分享了学校致力于跨学科的科幻教育。同时,张聪鹂也提出了她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什么样的科幻作品适合进入学校教育,甚至进入到课程?

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少儿奖金奖得主马传思认为,科幻产业在快速发展,需要做一些去粗取精的工作,科幻教育的价值在于引导学生选择好的科幻作品。为什么要引导?因为任何事物一旦繁荣起来就会给人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各种声音、形式都会出现,对中小学生而言,“好的作品不见得是适合的作品;适合的作品也不见得都是好的作品。”比如,刘慈欣的所有作品是否都适合中小学生?适合度是多少?这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科技需要创新,创新离不开想象力与创造力,而科幻教育在保护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和应该担负的责任。

吴岩认为,科幻教育的火爆与中国科幻产业的高速发展密不可分。与之相呼应的,科幻本身的理论建设和基础教育方面的开发,应该是科幻产业长期发展的基础。

此外,周群认为,科幻教育进入学校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在不同学段应如何确定教学目标与内容?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等。面对这些问题和困难,科幻教育推动者没有止步不前,他们“并肩战斗”“抱团发展”,一个良性的科幻教育生态正在形成。

作者:中国教师报 宋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