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25日,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优必选科技全面展示了其教育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教育解决方案在校内校外、B端和C端的布局。优必选科技高级副总裁、产品与解决方案部负责人钟永表示,公司正在以机器人等硬件为载体赋能AI教育,加速AI教育的战略布局和落地。
专注以内容为核心的AI教育
当前AI教育的细分赛道主要分为“工具型”和“内容型”,前者是以AI、大数据等科技手段辅助教学,提升学校的管理能力、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效率,后者是将人工智能相关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人工智能领域的基本原理。优必选科技一直专注于教学内容,以机器人等硬件为载体,帮助各个阶段的学生掌握人工智能相关应用。
优必选科技在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呈现的AI教育展厅
面向 To B端打造完整的AI教育解决方案
既然专注“内容型”的AI教育,课程体系的开发能力显然是核心与关键。当前的AI教育体系一则存在知识体系断层的现象,现有体系无法满足从小学到大学的教学需求;二则以产品为导向,缺乏教育属性,缺乏课程体系的支撑。
优必选科技根据国内外人工智能课课标,制定了贯通小、初、高、高职、高校的一体化课程体系。课程将理论、模拟、仿真、实践连接成整体,通过基础的智能技术应用模块的开发培养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课程呈梯级形式,在保障衔接性的同时,更考量了可伸缩性,方便学校和学生结合课时实情灵活选择,且兼顾了教育的公平性,以通识性教育为基础的同时,推出了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
除了研发课程之外,优必选科技还开发了AI教育相关的硬件教具、提供有保障的师资培训、设计多层次的AI 智能科技教室、提供教学管理与内容资源的云平台,以完整的教育解决方案服务教培和学校。在K12阶段,优必选科技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教育解决方案正陆续落地40多个海外国家的中小学,持续输出科学文化。在高等教育阶段,优必选科技也进行了深度布局,做好高校和基础教育的衔接。
To C端普及AI大众教育
优必选科技从2016年开始推出了智能编程教育机器人Jimu Robot,在C端家庭教育市场普及机器人编程教育。青少年可以使用Jimu Robot创意搭建机器人,并通过逻辑编程为它创造多种多样的动作形态。Jimu Robot搭载Blockly开源图形化编程工具,编程过程无需敲代码,只需手指的拖曳点击,降低了C端入门的难度。截止目前,Jimu Robot已经发布了17个系列的编程教育机器人。2019年8月,Jimu Robot围绕赛事主题推出了竞技型新品,包括与曼城IP合作的足球机器人、“赛场先锋”篮球机器人、与《铁甲雄心》IP合作的“超变铁甲”轻格斗机器人。
优必选科技与《铁甲雄心Ⅱ》IP合作的“超变铁甲”轻格斗机器人
优必选科技的便携式多功能智能人形机器人“悟空”也是To C端家庭教育市场的硬件之一。它具有仿人动作表现、视觉识别、视频通话/监控、语音电话、4G移动通信、智能家居控制、图形编程教育、智能语音助手及服务、第三方开发者的软件SDK等功能,适合培养小学和初中学生对AI的兴趣。
以赛带学检验学习成效
传统教育领域有明确的效果评价标准,即考试,而人工智能教育领域往往没有可量化的学习质量评估目标。为了检验学习和教学效果、加速机器人教育与落地场景的紧密结合,优必选科技启动了面向不同阶段学生的机器人相关赛事——面向K12学生启动了Robo Genius全球青少年机器人挑战赛,联合IEEE面向高阶学生启动了“中国机器人设计大赛”,连续三年携手卡内基梅隆大学开展RISS机器人挑战赛。通过竞技和赛事将理论知识直观地、多维度地应用于实践,优必选科技希望“以赛带学”帮助学生对人工智能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
优必选科技与创客星球联合推出了青少年机器人体验类真人秀《铁甲小雄心》
2019年优必选科技与创客星球合作,制作了机器人格斗竞技真人秀《铁甲雄心Ⅱ》和青少年机器人体验类真人秀《铁甲小雄心》两档节目,掀起了一股机器人竞技热潮,也将机器人制造和竞技下沉到了青少年群体,双方还联合推出了Robo Genius全球青少年机器人挑战赛。对此,优必选科技首席品牌官谭旻表示,“《铁甲雄心Ⅱ》和《铁甲小雄心》不仅仅是一档节目, 而是我们在教育长征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案例,希望通过文娱内容,让青少年在文化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产生对机器人和科技的热情”。
创客星球创始人、CEO茹晨表示,“科技综艺天生就有教育的属性,但节目本身也必须是好玩、有趣的,而不是强硬的把科学知识塞给大家,用综艺来推广教育最关键的是如何把观众的兴趣从热闹引导到门道”。在未来的赛事共建上,茹晨认为国内市场上缺乏专业、有影响力的青少年机器人赛事品牌,Robo Genius的目标是要做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机器人青少赛,通过赛事带动更多人对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热情。
各行各业在每个阶段都有风口,但钟永认为AI教育不是一个风口型行业,而是一个需要耐心、需要长时间投入的事业。优必选科技在校内校外、To B端To C端全面发力,也将秉承着“育人”的目标加快人工智能教育的落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