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健康成长永远是社会不变的热议话题之一。2019年6月27日-28日,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海淀区教育委员会联合举办,北京心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第一届全国积极教育大会暨海淀区中小学第十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在京召开,并邀请了知名教育学家彭凯平教授在清华大礼堂发表讲话,本次会议聚焦“积极教育,心智发展”专题,围绕积极教育“6+2”模型、积极学习系统研究等话题,从理论到实践,开展深度研讨与交流,启动积极教育领军计划,推动积极教育应用与发展。

(积极教育大会)

积极教育大会:推动积极教育深化发展

第一届全国积极教育大会借助高峰对话、主题报告、专题论坛、学校观摩等版块,通过课程、活动等多种形式,推广积极教育理论和技术新发展, 介绍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及海淀区中小学积极教育经验,探讨幸福学校建设实施路径。

彭凯平教授在大会上发表《积极教育,心智发展》的演讲并提到,举办积极大会的目的有三:一是感谢在座的各位教育人对积极教育的应用,才让积极教育取得了如此高的成绩,并激励大家能够进一步推动积极教育事业;二是为了能够推进积极教育理念在中国的传播进程;三是因为中国是积极教育的最早发起国之一,这几年来,积极教育在世界上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中国的鼎力支持,同时中国的社会科学要有自己的话语体系,在这里,想与各位同僚、各位媒体人,一同分享这些喜悦。

(彭凯平教授在积极教育大会上发言)

清华大学:在积极教育的路上不断探究

作为主要承办方,清华大学社科学院一直致力于积极教育在中国的推广。2016 年7 月18 日,首届世界积极教育联盟成立大会在美国达拉斯市召开,中国代表团由清华大学社科学院院长彭凯平教授带领一百多名代表组成。

在开幕式论坛上,彭凯平教授代表中国代表团提出中国积极心理学与积极教育的“351 计划”。

此后,清华大学社科学院成立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心,承办了三届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把中国幸福研究推向联合国舞台,同时与清华大学启迪控股集团共建幸福科技实验室H+Lab,成为产学研结合的良好范本,为扩大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做出了贡献并取得引领性的成果。并在清华附小、交大附中等数十所中小学开展积极教育和幸福学校研究实践,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多个层面展开积极教育中国实践研究,创造性率先提出积极教育“6+2”模型,并结合互联网和认知科学、脑科学技术,全面推动积极教育的新技术发展,在积极学习系统和远程阳光心理支持体系的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创新。

(清华幸福科技实验室与心聆教育共同研发的远程心理咨询舱)

彭凯平教授:以更广阔的的人文视角看待积极心理学

作为中国积极教育理念的领航者,彭凯平教授一直强调积极心理学在积极教育中的地位,他认为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变化确实翻天覆地,但相对而言,人们的心理建设没有跟上,他倡导采用积极心理学所提议的疏导、取代、替代、升华、转移等方法,将消极的情绪和体验用积极的学习来取代、替代、升华、转移、调节,这就是他想要提倡的积极心理学。

同时彭凯平教授认为,想要让积极心理学在中国大路上生根发芽就需要四化,即:生活化、科技化、中国化和普及化,将积极心理学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因地制宜的进行推广普及,积极心理学是中国时代的一个发展需求,也是中国心理学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契机,也是积极教育中相当宝贵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理论,筑造良好社会心态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民众的心理健康也渐渐引起了更多的关注。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近年来,教育部先后发布《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指导意见》等多项政策,高度重视培养在校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国家、社会对心理健康的建设的不断注重、积极教育理论在国内的不停推广,积极心理学也会被更多的教育学者、教师、家长所注重,所接受,为共同建造幸福社会贡献出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