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证监会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证券期货知识普及教育的合作备忘录》,明确推动将证券期货知识有机融入课程教材体系,意味着和股市相关的投资教育将成为未成年学生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在笔者看来,每个人迟早会面临投资理财的需求,“炒股教育”宜早不宜迟,相关部门的普及教育工作让全社会进一步认识到这方面的迫切性;另一方面“炒股教育”应当将重点放在普及正确的投资理念上,让未成年人“入眼入耳”之外更要“入脑入心”。
“培育韭菜”还是“赢在起跑线”
对于“炒股教育”,有一些评论持保留观点,甚至是忧心忡忡。特别是“培育韭菜”的说法,认为“炒股教育”大面积向下扎根的话,会让未成年人对炒股感兴趣,诱导其参与股市,成为将来行情火爆时追高买入被收割的“韭菜”。这种说法貌似有一定道理,但却把“炒股教育”等同于拉人开户,扭曲了“炒股教育”的实质。有关部门推动的“炒股教育”,是为了让未成年人更早地了解股市,并非鼓动其进场投资。且不说未成年人不具备自行开户炒股的资格,即使少部分未成年人有压岁钱、零花钱等闲余资金委托父母投入股市,资金量也是极其有限,根本不足以承担起“接盘”的大任。
其实,很多成年人在入市前对股市的认识程度并不比未成年人多多少,甚至连基本术语都了解得不多,而这类投资者掌握的资金、远比在校的未成年人多得多,成为“韭菜”的概率更高。如果他们能够在未成年阶段就接受正规的“炒股教育”,接触到正确的投资理念,在股市中成功的概率无疑会更高。当然,A股市场成立不到30年,对于80后、90后来说未成年阶段A股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进行全国性的“炒股教育”无疑难度较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A股在全球股市规模已经排名第二,对外开放的步伐正在加快,这时候相关部门与时俱进推动“炒股教育”,完全具备了必要性和可行性。相比各类形形色色的兴趣班,“炒股教育”的重要性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教材内容和方式得当,甚至是有助于“赢在起跑线”上。
树立价值观应成重点
未成年人处于“三观”塑造阶段,“炒股教育”也应当将塑造科学、理性的价值观贯穿其中。所谓的“K线理论”等技术分析,不应当成为“炒股教育”的重点,只需要简略介绍让未成年人知晓如何查询价格的波动即可;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炒股教育”,让价值投资理念在未成年人心中萌芽,而不是让其追求价差投机获利。其次,是要树立风险意识,让未成年人知晓涨跌波动是股市常态,对将来参与股市投资的资金比例和收益预期有更精确的把握。如果价值投资和风险意识能够贯穿在“炒股教育”中,无疑有助于降低未成年人将来成为“韭菜”的比例。
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看,在课堂上让未成年人“入耳入眼”容易,但做到“入脑入心”则具有挑战性。笔者建议,除了现有的教材外,不妨将“炒股教育”根据各阶段的教育需求,融入到相关科目中,比如数学的应用题中可适当纳入相关内容。此外,也可在教材之外,通过动画片等生动活泼的方式,增加学生的兴趣。像“股神级”的投资大师巴菲特,就曾经主导制作过动画片《巴菲特神秘俱乐部》并亲自配音,为美国的“炒股教育”助力。中国的“炒股教育”也可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避免枯燥乏味的说教,让未成年人真正感兴趣“入脑入心”,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升为接地气的“财商教育”
在笔者看来,有必要将“炒股教育”提升为“财商教育”,由未成年人扩展到所有人终身学习的范畴。从境外成熟市场的发展来看,散户投资者直接入市比例不断降低几乎是必然的结果。除了少数成为证券从业人员和职业投资者之外,大部分人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股市操作中并不是最优的选择。有鉴于此,“炒股教育”需要提升为“财商教育”,将直接投资股市引导到基金投资,或许是更接地气的选择。从今年以来的市场看,不少公募基金表现亮丽,甚至有年内收益超过50%的基金出现,这些都是可供“财商教育”的鲜活素材。
笔者建议,不妨让商业银行推出面向未成年人专属的“财商账户”,让其可以通过买入开放式基金,对市场更有感性认识。“财商账户”可适当做限额设置,比如以1万元为上限。这样的方式,可以让未成年人对投资有更感性的认识,并通过教育引导升华为投资理念,让小时候的教育成为一辈子的财富,真正赢在起跑线。
(本文已刊发于2019年3月23日出版的《红周刊》)